草根足球照样十年磨一剑,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,迎来哪些收获?
作为崇明百姓自己的足球联赛——“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杯”第十届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,近日在崇明新河镇富盛足球场燃情开赛。赛事吸引全区各乡镇、委办局、企业和俱乐部的27支球队、近600名足球爱好者参与。
徐根宝在崇明岛十年磨一剑,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中乙联赛、中甲联赛和全运会冠军,上港集团完成收购后更夺得三个中超联赛冠军,为国家培养出武磊、颜骏凌等第一批优秀人才。同样迎来十年磨剑的崇明岛社会足球,到底迎来哪些收获?
资源融合,足球迎来文旅冠名
2015年7月21日,崇明正式启动崇明足球县建设工作,“上海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”同时揭牌成立。按照原来的设想,这支以朱辰杰、蒋圣龙等1999-2000年龄段为班底的球队,将在富盛开发区等崇明企业的赞助下,从最基层的国内平台打起,力争复制“上海东亚”接连征战中乙、中甲、全运会、中超乃至亚冠的一条龙模式。
徐根宝第一批崇明岛弟子十年磨剑的故事,也离不开崇明当地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的支持。
由于种种原因,代表金字塔尖的“上海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”,并未迈出实质性脚步;但世界级生态岛,已初步成为体育氛围浓郁的足球岛,特别在代表金字塔基的社会足球领域,过去十年迎来飞跃式发展。
尤其是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,得益于区体育部门、社会足球力量的持续支持,逐步成长为区域传统品牌赛事,在崇明足球爱好者心中占据重要位置,参赛队伍逐步趋于稳定,赛制愈发规范。
崇明自2015年开始创建上海首个全国足球区,当时设定的远期目标是:到2025年,把崇明建设成足球设施一流、校园足球普及、足球文化浓厚、足球人才辈出,在全国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“足球区”。
以第十届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为例,今年第一次迎来冠名机构,真正进一步探索“文体商旅展”融合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是崇明岛的标志性景点之一,著名的根宝足球基地就毗邻公园,这里先后培养武磊、蒋圣龙、蒯纪闻等多批国字号选手。
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上海崇明生态旅游集团,根宝足球基地就是集团下属的落户企业。当年在基地经营困难时期,集团多次给予规则范围内的政策扶持。此外,上海东亚队从2010至2013年连续三年代表上海参与重新恢复的“沪港杯”,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就赞助了2011年、2022年赛事。
据悉,上海崇明生态旅游集团本身就十分重视企业职工的体育健康素养,不少员工成为根宝基地、上海东亚、上海海港队的铁杆球迷,不管球队征战中乙、中甲、中超还是亚冠,这批铁杆拥趸都会跟随球队加油助威。
崇明生态旅游集团相关人士表示,此番赞助冠名业余足球,延续企业对文体事业一贯的重视,也是再续足球缘分。他认为:“不管是支持崇明社会足球的发展,还是努力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,这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。冠名支持崇明人自己的社会足球联赛,既是崇明生态岛、足球岛建设最好的黏合剂,也让每个足球爱好者化身崇明文旅推荐官,口口相传、口碑至上,吸引更多亲朋好友来到世界级生态岛旅游、体验。”
人才培养,球队裁判数量提升
参加揭幕战的四支队伍均为崇明传统强队。其中,东场为崇明生态旅游足球队对战中远海运足球队,比赛开始即点燃现场氛围,势均力敌的双方球员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、奋力拼搏,带球、传球、远射,使出浑身解数,给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赛事。西场生态农业足球队与瀛冠建设足球队均为多年参赛的“老对手”,双方球员之间有高度的默契,一度咬紧场上比分,你追我赶,赛况激烈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本届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的参与球队数量,并没有爆发式增长,但球队的稳定性值得点赞。“首先,‘瀛洲杯’在这十年从没有间断,哪怕遭遇疫情也坚持了下来,这很不容易。”崇明区足协副会长蔡红兵表示,随着崇明社会足球比赛的增多,不同赛事之间的参赛球队类型也出现了分层。他介绍:“除了瀛洲杯,崇明还有富盛杯、聚训杯等多个社会足球赛事,瀛洲杯主打本土色彩,是崇明人自己的草根足球联赛。”
翻看赛事报名名单,参赛球队的名字就折射崇明独特的乡土文化、足球特色。参赛球队既有作为冠名机构的崇明生态旅游集团队,也有代表乡镇的堡镇联队、城桥镇、东平镇、新河镇、魅力竖新足球队等,还有像中远海运等驻扎于崇明长兴岛的央企足球队,更有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等位于崇明岛的学校足球队等。
蔡红兵介绍:“参加瀛洲杯,前提条件是崇明本土元素:要么是崇明居民,不管是新老崇明人都可以;要么任职于崇明的企业、机构,包括驻岛士兵等。”
崇明区足球协会副会长陆锋还记得,第一届赛事只有他一名本土的二级足球裁判,比赛太多根本吹不过来,他只能发动自己的人脉从外区“调配资源”。
十年之后,依靠瀛洲杯赛事的带动甚至倒逼,崇明足协在贤达大学等多个机构大力发展年轻裁判,整个崇明裁判的人数实现井喷式发展。上海市足协发布的2024年裁判数据信息显示,崇明现拥有116名裁判,在上海郊区名列前茅。
陆峰笑称,今年瀛洲杯崇明裁判实现“自给自足”,不用再向外区借调人员,“除了裁判的数量,我们也有质量,目前已有崇明籍的国家级裁判开始执法中甲、中乙联赛,他们最早就是从‘瀛洲杯’起步的。”
据悉,除了裁判,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,也带动了岛上业余足球俱乐部、业余教练员和业余球员的发展。这些草根的教练员、裁判员和球员,除了坚持自己踢球比赛之外,还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基层、青少年足球教育教学工作,进一步为崇明足球运动发挥力量。
原标题:《草根足球照样十年磨一剑,崇明“瀛洲杯”社会足球比赛,迎来哪些收获?》
栏目主编:陈华 文字编辑:陈华 题图来源:运动崇明 图片来源:运动崇明 等
来源:作者:容道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