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望很高的一场比赛,镇江队还是输了,输在哪,如何调整
谭浩俊
文章首发于“谭浩俊”,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。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。
非常期待地到现场看了一场苏超比赛,镇江队主场对垒泰州队。结果是,镇江队0:2输了,输得心有不甘,却又不得不服。
原本,这是两支弱旅之间的较量,一个排名积分榜倒数第2,一个排名积分榜倒数第3,一个五轮比赛积3分,一个五轮比赛积4分,理应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,实际情况却有点出人意料,泰州队在比赛开始仅3分钟,就打了镇江队一个猝不及防,进了一球,很快地,又进了第二球,并把2: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。
这场比赛的结果,肯定是镇江队不能接受的,也是镇江球迷没有想到的。虽然现场球迷没有对镇江队有任何负面影响,都在给镇江队加油,但是,主场输球对镇江球迷来说,还是有点失望。只是,这样的失望,没有像中超赛场一样,转化成对球队的不满。镇江球迷爱镇江队的热情,一点没减。
对这场比赛,以我自己对足球的理解,以及写过一年多体育评论的经验,觉得镇江队主要输在这样几个方面。
一是准备不够充分。看得出来,镇江队对开场就丢球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。以至于在对方打进第一个球后,队员全都懵了,包括表现一直非常好的守门员沈帅帅,也有点懵了,很长时间无法振作起来,以至于很快又丢了第二个球。准备不充分,应当是镇江队输球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。
二是思想负担过重。从球员入场开始,就觉得他们兴奋不起来,都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,心理压力很大,士气也很低落,以至于丢球后久久不能悔过神来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,是不是层层向球队、球员传递的压力过大,需要赛后总结。不然,球队不会在开场的十多分钟时间内,表现如此失常。
三是进入状态较慢。必须指出,第一个丢球,与后卫的随意一脚传球有着密切关系。正是这一传球,让对手获得了一次点球,并通过点球获得进球机会。且在丢了一球后,队员仍然没有进入状态,仍在慢吞吞地倒脚。如果守门员能够较快进入状态,按照沈帅帅的实力,第一球是能够挡出去的。如果第一球挡住了,士气也就上来了,不仅第二个球不会丢,整个现场气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,球员也能更快进入状态。
四是战术存在问题。第一个球丢了之后,此后很长时间,都只有一种战术,那就是长传冲吊,试图通过8号的头球摆渡或射门,来转变球队被动挨打局面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效果非常有限。后来经过调整,从两边进攻,场面明显改善。即便未能进球,气势也明显好于前面。同时,对泰州队可能实施的战术角球,战前可能也没有专门布置,或者布置不到位,不然,不会出现让对手非常轻松面对守门员一个人射门的现象。
五是替补差距明显。下半场,教练频频通过调整队员来改善比赛,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球队活力。实际结果是,并不理想,替补与主力的差距比较明显,不仅没有使场面得到改善,反而打得很乱,更加被动了。尤其是后面的几位替补队员,差距更大。如何补强板凳队员,值得镇江队思考。
六是啦啦队差距大。看泰州的啦啦队,从头到尾没有停止为球队加油,从而把客场变成了主场,让球员士气得到很大鼓励。反观镇江的啦啦队,明显处于散而乱状态,足见组织工作存在一些问题。甚至在对手进球后,大屏上出现的是镇江队进球,有点尴尬。从尴尬中也不难看出,镇江方面根本没有做好输球、尤其是先失球的准备。这样的心理,自然也会传递到队员身上,让队员的思想负担加重。
那么,镇江队当如何改变呢?笔者认为,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做出适当调整。首先,放下包袱。在13支球队中,镇江是职业球员最少的球队之一,且职业球员的知名度也明显比不上其他球队。正是如此,球队就不需要有成绩的包袱和压力,而是轻装上阵,像客场对徐州队那样,就一定会赛出好成绩。
第二,忘记主场。千万不要觉得,回到主场,就应当赢对手,就会心理压力很大。特别是官方,不要给球队成绩压力,不要认为球队在主场就得赢球。实际这是导致球员发挥失常非常重要的原因。鼓励球员放开踢,输赢没关系,反过来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就能发挥,比赛反而会更好看。
第三,研透对手。俗话说,知彼知己,才能百战不殆。从主场对泰州的比赛来看,球队对对手的研究还是不够,对对手的战术等参悟不足。在今后的比赛中,需要加强,要有专门研究对手的人员,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并制定多套方案。
第四,补充队员。由于整体实力存在一定差距,替补与主力水平相差较大,适度补充队员是需要的。前提是,不要试图补充职业球员,尤其是非本土籍职业球员。如果那样,苏超就变样了。如果没有合适球员补充,就把现有球员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,热情全部释放出来。
第五,做强后援。泰州队啦啦队的表现,让镇江球迷很是感叹。那么,镇江有那么多球迷组织,为什么就不能组织一个相对有威力的后援团呢?为什么就不能像泰州那样,把其他球队的主场变成自己球队的主场呢?很显然,这需要体育和文旅部门多费点心,能够给予啦啦队一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。
今日头条 | 搜狐 | 一点资讯 |
新浪头条 | 大鱼号 | 雪球 |
百家号 | 东方财富 | 智云平台 |
京东金融 | 小红书
作者|谭浩俊
微信|thj19881007
微博|谭浩俊微财经
